青海日报:立德树人敢为先——青海师范大学新校区发展篇
(本报记者 乔欣 李玉民)
一甲子斗转星移,六十载时光流转。2016年10月15日,青海师范大学新校区的投入使用,又为建校六十周年的青海师大向应用型综合大学迈进增添了一份自信。
由建校初期仅有中文、数学、政教、历史4个系和物理、化学、生物、地理4个专科,发展成为拥有62个本科专业,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校门口的“新师大、新起点、新梦想”九个大字,展现的是青海师大的“底气”和新的梦想。
强基固本 坚持创办西部精品师范教育
师范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师范教育,师大人引以为豪的也是师范教育。
建校以来,学校不断整合教育资源,不断创新教育模式,为青海基础教育培养了近10万下的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师资力量,为青海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地打基础。
长期以来,我省教育事业发展存在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特别在地广人稀、条件艰苦的农牧区,中小学师资更是极端匮乏。据统计,全省只有1、2名教师的农牧区教学点有近700多个。师资匮乏制约着农牧区的教育发展。要破解这一难题,急需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学校大胆尝试教师教育模式改革,经过充分的前期研究与论证,于2012年提出了“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思路与方案。2013年,学校申报的“卓越中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创新”项目成功入选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成为全国入选此项目的10所师范大学之一;2015年,“西部农牧区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项目成功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成为青海省唯一一项入选项目。
小学教育专业(全科)按照“综合培养,一专多能,学有特长,素质全面”的思路,构建适应青海省农牧区小学教学需求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和实践能力培训体系。青海师大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武启云教授介绍:“小学教育专业(全科)是综合的,我们设置了两个方向,即‘语文与社会’和‘数学与科学’,每个学生可任选一个主攻方向。此外,学生必须具备英语、体育两项基础教学技能,并在音乐或美术方面有突出特长。4年后,他们将是同时具备‘两基础、一专业、一特长’的全能型人才。”
作为小学教育专业(全科)的第一批培养对象,麻玲艳2016年9月初走上了乌兰县师范生顶岗支教的岗位。她出色的表现得到实习学校的充分认可,也使实习学校对于小学教育专业(全科)学生有了全新的认识。采访中,麻玲艳兴奋地对记者说:“四个月的实习,我上过小学的语文、数学、音乐、体育、思想品德与生活、科学等等课程。一、二、三年级可爱的小学生都不知道叫我什么课的老师,四、五年级的学生则称呼我为‘大百度’老师……”
2014年,在全国92所地方重点师范院校参加的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青海师大6名参赛学生全部喜获大奖,精品师范品牌结出了累累硕果。
立德树人 塑造崇德明礼的“师大人气质”
2016年12月7日,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相比大学专业知识教育的标准化、规范化与程序化,大学生德育教育一直以来存在着既不好定量评估,又不好定性认识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往往缺少有力抓手。为了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学校积极探索,大胆尝试,针对工作薄弱点精准发力,2015年9月,经过充分的酝酿准备,正式启动了“大学生德育提升工程”。
在采访中,校长刘同德坦言:“‘重器轻道’不是现代大学题中应有之义。实施大学生德育实践学分制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在平常考量学业成绩的基础上,再给学生加一把“德行的尺子”,让学生在一条条的硬约束中,逐渐形成温、良、恭、谦、让的行为习惯,为道德修养的培育提供肥沃土壤与优良环境,帮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德育提升工程通过推行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和德育实践学分制,把学生在理论学习、实践活动、行为规范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表现细化为30个加分项和30个减分项,然后经过量化考核,形成反映学生道德素养和遵规守纪情况的德育学分,最后,计入学生成绩档案。
对于德育工程的艰巨性与长期性,学校有着深刻认识。为了让德育工程规范性与操作性真正落到实处,学校专门开发了德育实践学分网络系统,使学生不受时间与地域限制,随时随地可以对个人德育实践情况进行记录,班主任与辅导员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核对与考评。在德育实践学分网络系统支持下,德育实践学分考核,实现了“天天有记录、周周有检查、月月有考评、期末有总结”,达到了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学生德育实践情况的德育学分管理目标。
同时,学校配套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文明修身”主题教育活动、“文明学生、文明宿舍、文明教室”达标活动……,并开通了文明修身网站、微信,成立了大学生校园文明督导队,倡导全校师生从点滴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培养良好文明习惯。
自大学生德育提升工程实施以来,学生日常行为发生了明显转变,自觉自律的思想明显增强,勤学守纪的意识不断强化,崇德明礼逐渐成为校园的一种风尚。校党委副书记梅岩表示:“德育工程实施后,校园里师生问候多了、文明礼让多了、进图书馆自习室多了、维护集体荣誉多了。德育提升工程已经成为青海师大落细、落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与有力抓手。”
“师大的学生懂礼貌,素质高,热情阳光,我们很高兴能吸纳这样的人才。”在一场全省毕业生招聘会上,用人单位给予师大学生这样一种评价。
特色发展 打造民族教育亮丽“师大名片”
青海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藏族等世居少数民族群众比例很高,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还是民族团结进步,都需要民族教育来发挥基础性支撑作用。
建校至今,青海师大着眼我国藏区教育基础薄弱的现实困难,持续深化藏汉民族教学综合改革,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办学层次从专科、预科提升到藏汉民族教育本科、研究生教育,设置了藏语言文学、藏汉民族教育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计算机等十三个师范类本科专业和藏汉民族教育文秘专业;编译(著)出版了《无机化学》等64部各类藏汉民族教育教材,部分教材填补了国内民族院校藏汉民族教育教材的空白;主持了我省高校“百部”藏文教材建设规划,在推进数学、物理、化学等7个本科专业藏汉民族教育教材建设中,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藏汉民族教育教材体系;所承担的中央统战部支持项目《藏语系佛学院汉语基础教程》受到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西部各省佛学院的青睐。
学校积极衔接国家教育标准建设政策,集中科研攻关,所承担的国家民委、教育部部(委)重大项目“藏语水平等级测试国家标准”、“数学名词术语藏文译法及注解的标准化”、“物理学词汇藏文国家标准”、“藏汉民族教育教师能力标准”等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学校始终站在藏汉民族教育教学的最前沿,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享有普遍的认知度。从2012年起,学校“走出去”赴省内外30多个州、县藏区送教下乡,签订教育对口支援协议,完成各类藏汉民族教育人才培训8946人次,被誉为“培养藏汉民族教育教师和民族教育干部的摇篮”,是“全国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工程项目学校”,“国家民委少数民族人才培训基地”、“五省区藏汉民族教育理科师资培训中心”、“青海省藏民族教育语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多年来,有数以万计的毕业生走进了全国藏区民族中小学和民族高校,他们情系高原,扎根基层,为藏区发展与进步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采访中,藏族同学李毛吉告诉记着:“通过实习,我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农牧区对于我们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师范生的迫切需求。我和我的很多校友,都已明确地要求毕业后返回家乡,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内涵发展 学科建设夯实师大发展坚实基础
“只有发展好自身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服务功能,才能在高校发展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刘同德校长表示,“青海师范大学领导班子在学科建设上形成了高度的共识,始终将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龙头,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作为加强综合改革增强内涵发展质量的重要着力点。”
“十二五”期间,学校本着强化基础学科,打造优势品牌学科,支持重点学科,改造传统学科,扶持新兴、交叉、特色学科的原则,以服务青海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为宗旨,巩固提高基础学科,集中建设优势学科,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000年,学校开始实施学科整体水平提升工程,经过特色研究方向的凝练,学术带头人、学术团队建设、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学科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学科结构得到优化,特别是地理学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国史学科三个一级学科脱颖而出,达到了申报增列一级学科博士点的条件。
201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专家组评审,青海师范大学拟授权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理学、中国史3个学科,分别以94.7%、100%、93.3%的通过率高票通过。2013年1月29日,青海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师范大学)立项建设检查验收工作顺利通过由国务院学位办专家组的现场验收。7月10日,国务院委员会下发批文,宣布青海师范大学正式成为拥有博士授权资格的高校。
在重点进行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的同时,学校不断夯实学科发展基础,2011年一次性获得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目前,学校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从2010年的23个增加到了65个。学校还不断优化学位授权类型结构,加大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从2003年至2014年,学校陆续增设了5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专业学位培养领域增加到了26个。围绕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支撑学科建设工作,在原有11个省级重点学科的基础上积极申报,2012年省教育厅又批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等3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总数现已达到14个。
学科建设的成效有力地推动了科研质量与科研规模的持续性增长。学校高水平科研成果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藏汉(汉藏)机器翻译系统”研究位居国际领先水平,藏文平板电脑实现批量生产,产学研用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三江源区草地生态恢复及可持续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喜获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6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撑和科技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十二五”期间,学校共获批国家各级各类科研项374项,获得科研资助经费7071.11万元,科研项目获批数量和资助经费大幅提高。与“十一五”相比,增幅在275%以上。
转型发展 向应用型综合大学阔步前行
2013年,省政府提出了将青海师范大学建设成“应用型综合大学”的定位要求。
“作为地方大学,政府的期待是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所以,我们的大学,必须向应用型大学转变。转型关系事关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大计。”刘同德校长这样告诉记者:“要发展,就要与时俱进。办大学,不能脱离服务地方建设这一点,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学术成果——办学理念要转型;培养应用型人才,要调整服务面向、不能让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在社会上没有用武之地——培养模式要转型”。
2014年学校党委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讨省政府对学校定位的要求,成立了青海师范大学学科专业布局调整领导小组,修订《青海师范大学专业布局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明确转型发展的具体推进方向,统筹推进结构调整与转型发展工作。
以此为起点,学校相继开展了33个本科专业的综合改革工作,改革的中心就是“让专业建设与社会服务需求”达到更高契合。
学校分批次增设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物联网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10余个理工科应用型专业。同时逐步缩减和停办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部分专业。到2016年,应用型理工类专业占全校专业总数的58%。
“综合应用型大学”理应大门朝外,面向社会。青海师大为此推进了一系列校企、校政、校地深度合作:
——与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共建新闻学院;
——与兰州大学、山东大学两所高校签署对口支援合作协议,形成了团队式对口支援合作新格局;
——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签订校际友好合作协议,在联合培养、科研合作、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与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建“青海省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院”,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成为我省首个政校共建的新型高端智库;
——与格尔木市政府、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青海师范大学盐湖学院”,并于2017年3月3日正式挂牌;
——与中兴通讯集团公司共建了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信息学院,成为全国30所入选项目合作院校;
——与北京广慧金通公司合作开办了空中乘务本科专业,首批158名毕业生被南航、厦航、海航等知名企业招聘,初次就业率达95%;
——与青海绿草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西宁市经济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青海大唐国际新能源公司、青海万通新能源技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西宁月光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青海圣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创建校企合作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大学生实践实习基地……
青海师大的“综合应用型大学”转型步伐坚定执着、铿锵有力……
建校六十载,师大人在充满艰难与挑战的教育改革探索之路上上下求索,矢志不渝,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孜孜不倦地传递着理想之光与文明火焰。采访中,校党委书记张雄伟感慨地说:“青海师范大学建校以来,一代代师大人,扎根高原,胸怀理想,砥砺前行,不畏艰辛,书写了一部部可歌可泣的创业史、奋斗史与发展史,积淀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更是凝练铸就了‘感恩奋进,追求卓越’的新师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