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比分,球探体育比分

青师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师要闻 - 正文

史培军一行赴省生态环境厅会商环境监测合作事宜

发布时间:2019-03-06 作者: 点击:[]

3月6日上午,史培军、赵海兴一行赴省生态环境厅,与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汤宛峰、总工程师吴向培、信息中心主任李宏奇等会商环境监测合作事宜。校办、科技处、网络信息管理中心及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

2_副本.jpg

在青海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通过“青海生态之窗”高清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史培军一行观看了涵盖青海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柴达木、河湟谷地五大生态板块的观测点高清摄像头拍摄的自然景观及野生动物同步影像,听取了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介绍。

史培军认为,省生态环境厅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生态环境监测监管平台,实现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由监测评估考核向生态环境监管并重转变,这是青海生态环境保护的一大举措和亮点。

1_副本.jpg

他指出,青海的生态保护是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加强生态监测监管则是生态保护的关键。一是立足大局,生态环境保护要有政治高度。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的重要指示,说明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青海省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应深刻理解总书记的“三最”指示精神,把保护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用绿色发展的理念培育生态环境保护的新体系、新格局,通过将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和监管平台纳入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体系,借助已有的数据资料,站在全国角度,为推动发展大生态产业、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进青海省“一优两高”战略的实施,实现青海省持续健康的发展提供动力。二是精准发力,生态环境保护要有针对性。“天地一体化”生态监测网格体系、“青海生态之窗”与生态环境重点区域遥感监管平台的建设,为青海生态环境变化的分析提供了科学动态的数据支撑,为加强环境监管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在该体系和平台的基础上,如着眼青海省“十四五规划”,与国家二次青藏科考有机结合,将大幅提升青海生态环境监测监管的能力与水平。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将依托自身人才和学科优势与省生态环境厅进行密切合作,更为全面的发挥出我省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和遥感监管平台的价值与作用。

3_副本.jpg

汤宛峰厅长首先感谢了史培军一行对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生态监测监管一体化建设的关心关注,认为史培军提出的有关思路和建议,高瞻远瞩,贴近工作,为做好大生态产业研究,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划提供了启发和依据。他表示,青海省的生态环境保护历来受到党中央和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把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统一起来。今后与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加强沟通、衔接与合作,双方在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研究、试点建设和大生态产业的发展研究上进行有效的探索与合作,共同为青海生态环境的保护、青海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赵海兴结合学校和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的科研特色,提出在双方合作中,应重视现有的生态、地理的学科优势以及人工智能等科研创新优势,将双方已有的人才智力和科研优势有机融入到生态环境监测监管体系的合作中,更好的实现互利互惠、协同共进。